如果延退不交也罢,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。
社保是涵盖养老,医疗,工伤,失业,生育这几个范畴,狭义上我认为你再说养老。
医疗保险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排除。
如果是自由职业身份,交不交社保可以自己做决定,分析利弊,
利:在满足条件下(15年以上,且法退休年龄)领取养老金,且持续养老金,生存期越久,养老保险越好。
弊:如果不确保能生存到退休年龄,养老保险主要是退回个人缴纳部分(含个人记账利息),这时候社保起到统筹的作用,统筹给那些寿命长的人。
企业就业就不用纠结,毕竟企业缴纳大头,一定要交。
综上,题主担忧的弊,弊有风险,对冲下风险可以为自己买份寿险,如果发生弊端情况,有寿险赔偿身故理赔金。
如果你问我,我告诉你,必须交!
如果你是只顾眼前,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管它明日是和非”,这种态度生活,那交与不交,就另当别论了。
20年前企业转制下岗,我们单位同事放弃了社保,现在大部分人已经领到了退休金,而这几位仁兄依然生活艰难,肠子都悔青了。
大部分下岗职工,都有要放弃社保缴费的念头,因为无工作、无收入,生活极其艰难,连下顿饭都没有着落,拿什么交?又不会自制钞票,自制还犯法,又不让打欠条,难呀!一年比一年缴费上涨,眼瞅着被巨浪拍在沙滩上爬不起身。
就是这样,不少人还是咬紧牙关,节衣缩食,想方设法自筹资金,不够就东挪西借拉饥荒,补足了缴费。----我就是这样的状态。
现在证明,过去吃的苦,只为老来福。现在领到了钱,一个个喜笑颜开,又是秧歌又是戏的。那些没有缴费和中断缴费的,还是那副愁眉苦脸的“损塞”,那叫一个凄惨。
我妻子就是一个例证。农业户口,没有保险。后来单位要办,大部分农民出身的意识,都觉得没必要。那是猴年马月的事,将来什么样子,谁也看不到。
农民看到的是眼前利益,今天挣了多少钱,每月要扣保险那可要了命,宁肯把当月保险换成现金。所以,她们有的办了,有的没办。
记得妻子回来说补交几万保险,我俩心里都在划魂儿。当时孩子正在初中,眼瞅着马上高中和大学,用钱地方太多,生活捉襟见肘。最后一狠心,把省吃俭用攒下的几万交了,拿出“无产者抛头颅洒热血”破釜沉舟的勇气,反正赤条条啥都没有,爱咋咋滴!
事实证明,当时的选择完全正确。
妻子50岁时领的钱,1200~1300多元,现在涨到了1800多元。几年功夫,本金就回来了。
既使现在交,也是10几年就能回本,你担心个什么?
不怕钱多压炕,就怕寿命不长。
是好样儿的,你活120岁,国家照样得给你钱。
总得撒上希望的种子,才有可能有所收获。象一些不劳而获的妄想者,总想连种子都不想种,老盯着天,看能不能掉下个大馅饼,你认为有可能吗?
谁也不会知道明天会怎样,但你要规划明天,会活得好过昨天。
俗话说得好,舍得、舍得,只有先舍,才能有得!
社保制度原本就是互助、互补、合作关系。哪有只能占便宜,不能吃亏的好事啊?那些斤斤计较,患得患失的心态,纯属心胸狭窄的小人心态!
世事就是这样神奇!越是害怕吃亏,只想占便宜的小人心理,越是容易吃亏!因为他们的胸怀、格局太小,舍不得付出,哪来的福分?
这一点从2008~2009年,国家推出给农民一次性补交15年养老保险时的情景就可以看出:
凡是当机立断,果断补交15年的老农民,现在按月都拿到了上千元的养老金;
而那些斤斤计较,患得患失,害怕吃亏的人,却迟迟不肯补交养老保险。其结果只能是错失良机,后悔不已!
因此,一个人的福气,是与他做人的格局分不开的!只有大格局、大气魄、大度量的人,才能有大福份!而那些小肚鸡肠,斤斤计较,生怕吃亏,患得患失的小人,最终只能是越计较,越吃亏,最终只能是两手空空,惨淡一生!